mig  

 

作者:小池真理子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書目:《無伴奏》  (1990;台灣 2000.03 出版)

          《闇夜深處》 (1993;台灣 2000.02 出版)

   《沈默的殺意》(1993;台灣 2000.06 出版)
   《戀》    (1995;台灣 1998.09 出版)
   《慾望的迷宮》(1997;台灣 1999.12 出版)

 

 

 

 

 

  首先介紹一下小池真理子。1952年生於東京,據說在日本有「推理小說女王」之稱。1995年出版的《戀》奪得「直木賞」大獎,至今有18種長篇、14種短篇和15種散文,在台灣出版的中譯本只有以上5本長篇和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流言》。 

 初初看到《戀》的時候,那不甚高明的封面美編實在引不起我的閱讀興致,我屢次在誠品把她從架上取下翻閱、然後屢次忽略她。尤其在山田詠美被我打入深宮之後,那一陣子狂炒的日本女作家的小說已經讓我反感極了!然後某天不知道基於什麼見鬼的原因,我買了《戀》,沒想到從此變成小池真理子的擁護者。

 

image

《戀》和《無伴奏》和《慾望的迷宮》有著極其類似的氛圍,故事裡的主角們有著各自的秘密、懷著禁忌的隱私生活著。然而秘密與禁忌的壓力漸漸使他們無法喘息,他們以為可以逃脫並獲得救贖,但卻在宿命的悲劇之下步向崩潰…

 再照台灣出版的年表看來,我不禁要推測是否《無伴奏》這本意圖「重現當日情懷」的青春小說探討的議題太過嚴肅,因此耗費記憶寫出《無伴奏》之後,相形之下《沈默的殺意》和《闇夜深處》顯然並不那麼耗力。雖然兩本長篇仍然是相當傑出的推理小說,但是卻少了一點值得玩味的因素。綜觀其餘三本長篇《無伴奏》、《戀》及《慾望的迷宮》,不難發現小池真理子的故事裡有許多相近的議題及敘事手法。

image (1)

 

 首先,小池真理子慣常使用倒敘來說故事。在《無伴奏》裡,響子因為拜訪昔日情人的姊姊勢津子,從重遊舊地的感慨中開始敘述年輕時期荒亂的愛情;《慾望的迷宮》也是,類子在嫁做人婦之後,偶然看到一場攝影展,展中赫然發現一楨照片,主題竟是當年侉田重建三島故居時的慶祝宴會,在照片所凝結住的當日,恰好是她的好友阿佐緒車禍身亡的那一天,由此引出往日的故事;而《戀》則藉由編輯鳥飼的採訪,讓病重的布美子開始回憶起當年…

 

 在倒敘之下的結局,尤其令人動容。

 

 它是鳥飼在布美子病逝之後鳥飼尋訪隱居的信太郎夫婦,時移事往,信太郎夫婦已經看不出任何往日的狂放,而變成一對溫和的老夫婦;鳥飼看見布美子年輕時植在庭園裡的一株塭桲,已然長得青挺秀美開著粉紅色的花,他害怕過於冒昧,遲遲沒說出口布美子要他轉達的一句話:『布美子最喜歡他們了~』然而當雛子含笑遞給鳥飼塭桲香甜的果實,不經意地說:『這是珍貴的回憶…』 一切到此都變得無比圓滿起來…(《戀》)

 或是在好友阿佐緒、情人正巳身亡多年,嫁做人婦的類子回憶完當年,循著攝影師小寺的資料找到了早已退休的侉田,當年那麼風光的仿三島建築和近乎完美的三島藏書已在大火中付之一炬,侉田垂垂老矣,連眼睛都不太行了。類子壓抑著強烈的衝動應徵侉田的伴讀,在老人面前唸著《豐饒之海》,老人認出她來,也是無話,類子便唸完《天人五衰》,彷彿往日又回到眼前。(《慾望的迷宮》)

image (2)

 

 或許就因為這種第一人稱的倒敘手法,使得小池真理子的故事們瀰漫著一股懷舊的味道。雖然內容是錯亂的、頹廢的、壓抑的、情慾與愛意交纏橫陳的,卻像是青春時期你點燃的第一支菸,即使年代遙遠卻依稀嗅聞得見那樣的燥烈與甘香,恍惚間甚至湧起一陣不可思議的溫柔及幸福感,讓人回味之間好生迷惘。

 而在每一本書中,小池真理子都賦予故事一個重複迴響的「背景音樂」。這背景音樂不一定是真的音樂,它常常像環繞著整篇故事的主題曲,意象反覆迴旋,在書中為故事不斷加分,增添了迷離悵惘的氣息。  

 

 比如在《戀》中,它是象徵信太郎夫婦奔放自由性生活的《玫瑰沙龍》,提供了讀者足夠的空間去想像和對照;在《無伴奏》裡,它是流洩在「無伴奏」coffee shop裡的波赫萊爾的「卡農」、巴哈的「布蘭登堡協奏曲」,或涉送給響子的柴可夫斯基的「悲愴」,在響子的反覆諦聽間,讓她漸漸明白深藏在涉心底那種難言的、深沈的悲哀;而在《慾望的迷宮》裡,它是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三島的絕美和絕對、冰冷的書寫與熱切的慾望,都像是正巳狂熱的卻無處宣洩的情慾,和不得不絕望的無奈與悲切。

 透過這幾本長篇其實不難發現,小池真理子最喜歡的主題是接近宿命般的悲劇,她鉅細靡遺地描述悲劇隱微的開端、它的形成,和最後命定的結局。

 在她的故事中,悲劇的必然行程,通常肇因於隱藏在生活之中不可言說的秘密或禁忌。或許是因為主角們身處在侷促封閉的環境或相處之中(如《戀》:輕井澤與世隔絕的別墅、信太郎夫婦與布美子之間如同親密同謀的三人關係;《無伴奏》裡的小屋與4人間交纏的糾葛;《慾望的迷宮》則是青春期好友重逢後的親暱),這種封閉的情境下造成的精神壓抑,讓主角們原本缺陷的性格更形扭曲,所有的想像無限度擴張,反應在行為上則是病態的頹廢與需索,最典型的例子就像正巳的性無能,讓他的性幻想不但花樣新鮮層出不窮,甚至到了露骨的地步侵蝕著他的人生觀(《無伴奏》)。

 也因為這種封閉,所有台面下的禁忌終將一一曝光,釀成軒然大波。主角們分享著錯亂的性愛關係,在冒犯禁忌的前提下品嚐反道德的刺激快感(《無伴奏》裡秘而不宣的同性戀情結、《戀》之中多角的性關係與性錯亂、《慾望的迷宮》裡肉體的無能與精神的妄想),這種同謀者的心態使他們之間的結合愈見緊密,但秘密同謀狀似完美的關係,畢竟是建築在針間上的海市蜃樓,因此埋下全面崩潰的隱憂。

 建立這種偏執關係的絕大部分原因,是由於人物的性格缺陷。小池真理子書中的人物有幾種典型,一是形貌才德兼美、卻懷有缺陷或禁忌的男子(正巳、信太郎、涉與佑之介),一是天生具有性感魅力的女性(雛子、愛瑪與阿佐緒),而主述者往往也是闖入/介入者(布美子、響子、類子)。

 闖入者往往處於比較無知、平凡的狀態,對戀愛或性充滿憧憬,當她們介入了狀似完美的封閉關係之後,隱約地破壞了小世界裡病態的平衡,直到她們融入這個圈子當中,所有人的關係才又進入另一種假平衡,在這段時期裡,感受到一種無與倫比的親密幸福。然而因為嫉妒、自傷、背叛等種種負面情緒,闖入者總忍不住窺秘的衝動,而漸漸發現這平衡裡致命的結構缺陷,隨著秘密的揭露而來的,便是平衡的歪斜與陷落的必然…

 

 在讀《戀》和《慾望的迷宮》時,的確很容易被書中糾結的精神/肉體關係所吸引。不管是哪一種書寫主題,她的長篇都脫不了極濃厚的推理氣味,若隱若現的犯罪意圖(現實規範的「罪」或是精神象徵上的「原罪」),和絲絲入扣、銜接緊密的情節,都吸引著我欲罷不能地持續閱讀。

 雖然故事裡總脫不了黑暗、瘋狂、腐敗、迷惑種種晦暗的情緒,但是小池真理子說故事時那種淡淡的懷舊與哀愁,沖淡了濃烈近乎癲狂的愛欲嗔痴,溫柔地將一觸即發的危險去勢,少了火藥味的崩潰是那麼地令人悲傷。

 於是我們隨著主述者經歷過激烈動盪的年代、隨之品嚐瘋狂無拘束的愛情,在極端的焦躁之中犯罪,手足無措地眼見悲劇的發生,之後在恬然懷舊的語氣中,見證倖存者風華不再的殘生。

 只是,過去的就不再具有任何意義了嗎?我其實很開心看見那樣激動得勢必以身相殉的愛恨,終於在時光的淘洗之間失去傷人的力道,可以在雲淡風輕裡漸漸圓融而美麗,昇華成一個幸福的手勢,光影寂滅之後,綿綿邈邈地散去…

 

 這就是我鍾愛的小池真理子。

 

【其他書的連結】        

image  image (2)  image (1)  

image  image (1)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501734_494918.jpg



    沒法度這標題必須偷用阿妹的歌名【我恨我愛你】。因為我想談一下張愛玲的《小團圓》,again.

 

    沒錯今天是喝了些酒,藉著幾分醉意回到家我竟然只想說的是張愛玲。見鬼了,我想我可能真的有病。


    好。上回寫文下的標是〈駭然愛憎-小團圓〉,《小團圓》此書的出版是 2008 年,我的閱讀及書寫也是 2008;時隔 3 年重讀這本書,張愛玲在這本記述╱自傳式小說裡,反悖以往「偶開天眼覷紅塵」那樣置身事外的刻骨描述,再一次讓我感到莫名驚駭。 


    怎麼說我從年少閱讀張愛玲的小說散記甚至評論至今,以致於我可以輕易理解她對母親的傾慕及怨恨,可以想見她對胡蘭成放不下揮不去的愛戀與怨懟,可以揣想她割捨不了對老上海的戀慕、對舊時代的不捨與反叛、面對新世紀新鮮刺激的興奮心情、對戰時慌亂困窘的纖細感觸,但我不能明白,為何她掙扎了大半輩子,始終無法解脫。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首歌是妳的,我確信。

 

之前我不太注意這首歌,直到那一年(究竟是5、6還是7、8年前?)妳說要飛去德國唸電影,不知幾多年才會回來,於是我們揪了匪類一夥在台北某家錢櫃喝酒唱歌算是踐行,妳點了這首歌,【不要告別】。

 

此後,我一直記得這首歌。這許多年來,三不五時去KTV我都會點來緬懷一下,當初離別難分難捨的心情。

 

我還記得妳是全場最不能喝也最不愛喝的人,我們抽菸的抽菸,追酒的追酒,我們佯裝灑脫自由但內裡矛盾龜毛得要死。我不想妳走,又不得不讓妳走。

 

是妳點的歌,是妳唱的【不要告別】。我還記得那間包廂,那時的喧囂,我還記得妳高坐在沙發椅背上唱這歌的神情,我還記得我是如何一瞬間安靜下來,聽這首歌。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舞鶴《餘生》  

《餘生》 作者:舞鶴
 麥田出版社/當代小說家系列 2000年1月初版

 
 要怎麼來說舞鶴的《餘生》呢?我思索良久,一度想要放棄充滿蕪雜敘述與糾結冥想的這本書,太難了。
 
 首先要讀懂舞鶴怪異的語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舞鶴堅持他的文字美學,從《拾骨》(春暉出版社)、《十七歲之海》、《思索阿邦‧卡露斯》(元尊文化出版)幾本中、短篇小說即開始,不管是刻意拉長轉折的句法還是動、名詞互相轉注假借的顛覆/跳脫,都讓讀者在閱書之際感到痛不欲生!然而也就因為這種閱讀上的顛躓,使得他的小說富含著奇異的美感和挑戰性,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楊照在解讀舞鶴的小說時引了王文興《家變》新版序中的一段話:
 
  理想的讀者應該像一個理想的古典樂聽眾,不放過每一個音符(文字),
 甚至休止符(標點符號)。【中略…】作者可能是世界上最屬「橫征暴歛」 的人。

 
 舞鶴的小說對於讀者而言,就是那樣「橫征暴歛」的表現。
 
 我且記得電影『入侵腦細胞』(The Cell)裡,心理治療師為了探究病患的心結,在高科技儀器的輔助之下進入病患的潛意識之中,解謎之必須即是以與病患的思考模式進行探索,循著他人的邏輯亦步亦趨、如履薄冰地前行;暴烈的病患可能在腦中不費吹灰之力讓你經歷最殘忍狂亂的想像使你崩潰,那是意識的強暴。你選擇了進入,便只能承受它所帶來的痛楚或快感,你被主觀地操控,直到故事結束為止。
 
 要進入舞鶴的世界也是如此,不管他述說的是什麼樣的主題,你都必須依著他的步調隨之起舞,《餘生》尤其發展大備,他所擅長的客觀書寫和主觀囈語交錯混雜織成一張花樣複麗的大網,全書毫無章節——因為壓根兒連段落都沒有!
 
 而他的小說主角通常很像朱天文筆下的「荒人」,甚至更「荒」一點什麼都不做,他們只是觀看、紀錄、思索。
 
 而《餘生》的觀看主題,是幾乎被蔓草湮滅的「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發生在1931年,學者研究事件的原因在於泰雅族賽德克人不滿日據時代「皇民化」統治下的欺壓,近因則是「和蕃事件」和「敬酒事件」的風波。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ky

  
  他摔下去的時候,連「幹」都還來不及說出口。


  也不是很高,腦袋瓜子直接撞擊到地面就只有171.5公分的距離(可能還再短些;他也曾想,如果是坐著會不會摔輕一點),前後用不到1秒。當他直挺挺仆倒的那一瞬,回想起來,好像沒聽到任何驚呼,他的墜落好像叢林裡的一片枯葉,那麼自然,葉落無聲。


  前一刻他還談笑風生,毫無預警地,大腦左側基底核裡,一注血跑岔了路,唔,就中風了。


  人們都說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不會吧」、「為什麼」之類的疑問詞在往後的一個月他重複聽到了863次)。他那麼年輕,才31歲,小生意做得漸有起色,寶貝女兒2歲3個月正是愛纏著爸爸前竄後跳的時候,下下個月他才打算要和老婆去東南亞度假,一切好端端地正運轉著,誰知道為什麼?他也很想知道為什麼。


  他記得醒來的時候有些恍惚,不明白眼前一片曝白扎眼的燈光是從何而來,還一度以為真不幸果然被外星人擄去做實驗了嗎?直到醫師關了手電筒,把禿頂冒油的一張大臉從他面前移開,他才稍稍有點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眼前有白牆、醫師、小護士,沒錯是地球,我在醫院。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58am,他在木板床上醒來,窗外蛙鳴不絕於耳。於是他起身摸黑到客廳倒了杯溫開水,喝完覺得左膝有些痠疼,睡意全消。 


  屋裡煞是安靜,只聽得到時鐘秒針滴答挪移的腳步聲。那鐘是,喔他想起來了,6年前參加股東會領來的贈品,那鐘每個月會慢上10來分鐘,但總也不壞,掛著掛著沒特別理會也就好多年過去了。也許明天翻翻箱子換個新掛鐘吧他想,去年在大賣場抽中的那個銀框白底、刻著羅馬數字的時鐘收哪兒去了?他想了30秒,毫無頭緒。


  膝頭隱隱發熱,一陣一陣的。他按摩了一下膝關節,揉了半天沒啥效果,想說既然睡不著,乾脆到廁所灑泡尿洗把臉準備起床唄,然後他看見鏡子裡的臉,突然想起明天就是自己84歲生日。


  民國100年,減去16,對的沒錯,明天他就84歲了。醒歸醒,不知為何竟有點茫然。


  剛剛在夢裡他還在素樸清澈的黃埔江畔,剃了個大光頭,推著單車和女友散著步。那時他15歲,女友16,兩人只在有次警報突然響起時倉促地牽了一次手,此後每回見面,兩人愈發無言。但他記得那天的一切細節,仲夏燥熱的空氣,潮濕帶著水意的風,手心直冒擦也擦不完的汗。他還記得女友叫黃曉君,梳著齊耳短髮,長手長腳幾乎與他同高,笑起來臉上有個酒窩。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熊:

   我今天的心情很沈很沈,像暴雨將至前空氣中塞滿濃重的負面能量,壓抑著不知怎麼爆發、往何處爆發。然後晚間 7 時許,在公司我的手機叮咚響了一聲,拿起一看是 Gmail 的郵件通知。我打開來看,收到妳寫的信。

   收到這信著實有些詫異,但感觸其實更勝驚訝。我們有多少年沒寫信了?我突然很想念那些年裡,每天每天連見面都還要寫信的舊日時光。

   德國行程就不在這裡討論了,其實妳說的我都明白。即使不解釋我也幾乎可以猜到妳峰迴路轉的種種考量(哈哈!),當初決定要去德國而非他處,無非是想念 Lübeck 的老城區,想把腦子放空,想看看妳的臉。也想讓妳看看我究竟變化了沒,讓妳代替我自己 check 一下,我是否又更加衰敗了?還是其實都還好,一切只是我沈溺頹喪的無謂想像?

   記得不昨晚我們 MSN 到凌晨 4 點多?其實到了 7、8 點天都大亮時我還在失眠。當然我的「睡眠障礙」(是的我想我應該趕上流行符合這專有名詞了)不是一年半載了,但這事仍然讓我心驚。我還記得我從頭到尾不敢睜眼,怕錯失哪怕一毫秒的睡意,腦中轉著繞著全是亂七八糟的東西。

   翻來覆去的徒勞中,我想起大二住宿時,在租賃的3坪大小雅房裡聽 Queen 的 tape,發誓要把這張精選帶進墳裡;又想起大三車禍住院,發誓要把 Tom Spanbauer 的《愛上月亮的男人》和我的骨灰一起火化;然後又想到黃碧雲的《媚行者》和好多好多我瘋狂喜歡過的書…想了一大輪,最後是,幹他媽的我怎麼有那麼多東西要賠葬啊???!!於是惱怒起來,更睡不著。

   妳記得我以前很愛引述黃碧雲《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裡的一段話?「如果有天我們湮沒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我們沒有努力要活得豐盛」我最近常常想到這些字句,非常挫敗。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再過幾天美好的連假就要結束了,面對突如其來多出的一週春節假期毫無計畫的我,最後打消出國或二次南下的執念,決定找一天去猴硐晃晃。查好火車時刻表,睡到中午醒,窗外竟然落雨了!!!(怒)

但是不管怎樣,還是咬牙帶著雨傘出門去。(心裡很天真地幻想也許山上只陰沒雨?當然,最後還是和這期的大樂透一樣,槓龜了。)

 

▼最近在讀藤原伊織的《恐怖份子的陽傘》,是一本頗沈重但好看的小說。車票43元,真便宜呀~

IMG_0180.JPG

▼南港1A月台,空蕩蕩。連掃地阿姨的身影都沒有。

IMG_0179.JPG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公司加班的跨年夜,剛過12點,接獲草哥的關心電話,然後我就忍不住哭了。


對不起我的熱情和生命力都消耗殆盡了,對於能觸動心情的任何人事物我都不聞不問不看不想,我承認是因為,我不敢。


我只能把自己維持在低溫低水平狀態,機器人般把事情一件一件消化掉,我沒有餘裕省思或感動,我像愛麗斯夢遊仙境裡的錫人,我沒有心。


對不起我讓好多好多人失望,對不起我因為怕難過怕捨不得,怕又陷溺在大家的關愛裡,所以長久失聯沒有露面沒有和大家交流一言半語,而這些,只能歸咎自己。


草哥說,我們都很愛妳,妳要知道,我們都很在乎妳。

草哥說,所以才要問,這樣生活,妳開心嗎?



我不開心。

一回頭望見我辜負的,我失去的,無法言語。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jpg   

起因是之前看完了閻連科的《受活》,一整個都不受活。

閻連科寫受活村的殘疾人寫得活靈活現,組成的演出團也誇張有趣,但愈到後頭的殘忍就愈不忍卒睹。誠然我相信作者是神,可以鋪排左右書中一切生死,可我看完整本《受活》,只覺得難受。而且是種活生生被擺佈作弄的難受。

對的我就是討厭他把人性的惡質愚劣寫到極致,我就是討厭他沒有一絲悲憫。宮部美幸和伊坂幸太郎書寫「惡」更寫實真切,而閻連科的惡讓我直截感覺到,這個作者本人根本毫無憐憫心。他只是想要展現身為全能的主宰肆無忌憚的火力。如此而已。

於是在極端不舒服的狀態下,我開始看森見登美彥的《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希望能放鬆心情,順便陶冶一下久違的幽默感。

zita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